
第二期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业务推广培训班在安徽顺利举办
2014年9月16-19日,第二期全国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业务推广培训班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举办,大气探测研究所一行9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工作。中国气象局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郑荣然副主任和张淑月处长、安徽省气象局包正擎副局长、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副院长孙钢出席了本次培训班的开班典礼。 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业务推广是全国气象灾害预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培训由中国气象局气 2014-10-302014/15年冬季气候趋势预测会商在气候所举行
10月15日,气候系统研究所进行了2014/15冬季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商特邀翟盘茂副院长、魏凤英研究员参加指导。 通过对ENSO的演变、海冰和中高纬度环流特征以及数值预报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2014/15冬季风将偏强,东北气温较常年偏低,南方气温较常年偏高,霾日数将总体偏多的预报结论。但是,根据前期9月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温、北极地区喀拉海海冰密集度以及东亚中纬度地区高空温度的诊断分析得出的预 2014-10-30大气所何晏春博士来气候所做学术报告
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何晏春博士应邀到气候系统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做题为“两种大气再分析资料驱动下过去百年海洋环流的模拟”学术报告。 目前,对过去百年海洋环流的模拟并不多见。何晏春博士利用COREV2资料对二十世纪再分析资料进行订正,得到自1871年至今的海洋模式驱动场,并用以强迫MICOM海洋模式,得到百年尺度的海洋环流模拟结果。基于该模拟结果,何博士分析了大西洋经向翻转 2014-10-30跟踪重大试验和典型灾害天气 实验室举办多期学术沙龙
为活跃学术氛围,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实验室密切跟踪重大试验、重点工作和汛期典型灾害天气,近期先后举办多期学术沙龙,邀请外单位专家和实验室内部科研人员作沙龙报告,交流相关研究进展。 实验室正全力推进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为配合试验研究工作,青藏高原团队胡亮和陈斌就最新研究进展做了沙龙报告。胡亮从ISCCP对流数据中提取了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对流系统,分析了高原对流的生成移动和高原动热力环境的关系 2014-10-30大气探测研究所在野外雷电试验期间组织学习周秀骥院士“科学与人生”专题报告
2014年8月26日上午,在大气探测研究所吕伟涛副所长的组织下,所有参加雷电试验的人员一起,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学习了周秀骥院士“科学与人生”专题报告的录音。 “科学与人生”是周秀骥院士于8月7日应气科院青联邀请为气科院的青年职工作的专题报告。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报告里,周院士结合自己60余年的科研工作经历,讲述了老一辈气象科研工作者艰苦奋斗和成就自我的历程。他从自己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对气象产生 2014-09-24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交流访问
8月26日上午,应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的邀请,佛山市气象局朱建军局长与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炎利军主任对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气科院副院长赵平研究员、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晶以及灾害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及科研人员参加了交流座谈。 朱建军局长介绍了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管理及科研建设的 2014-09-24美国WMI主任与人影中心进行技术交流
8月28日,美国人工影响天气公司(WMI)主任Bruce Boe先生与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就效果检验评估及雷达资料应用进行了交流讨论。国家人影中心副主任郭学良参加交流会。 国家人影中心姚展予研究员对我国吉林、山东、福建、海南四省的增雨效果检验项目进行了介绍。吉林省人影办介绍了东北地区已开展的效果检验相关工作,对目前东北地区的飞机配备、检测仪器配置、数值模式检验设计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2014-09-24美国NCAR薛麓林博士来人影中心访问交流
9月1-2日,应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邀请,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应用实验室(RAL)的项目研究员薛麓林博士做题为“分档云物理方案在飑线、地形云和碘化银催化中的应用”和“冬季地形云的成冰剂催化模拟研究”两项专题报告。 来自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气象局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研究生积极参加了薛博士的报告会。 薛麓林博士对其多年的研究工作做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