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区域人影建设工程可研报告咨询会召开
3月12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召开西北区域人影建设工程可研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专家咨询会。根据“区域人影能力建设科研报告编修研讨会”的有关要求,对照《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工程咨询中心会同甘肃省等西北各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人影办对可研报告进行了修改。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2015-04-23行业专项“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定量检测技术研究”2015年工作会议召开
3月13日,公益性行业专项“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定量检测技术研究”2015年工作会议召开。人影中心主任李集明、副主任郭学良、院科技处副处长石爱丽等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人影专家对项目工作进行指导。 项目负责人苏正军博士介绍了项目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兵科院209所王江研究员、国营104厂李建兵、气科院苏正军博士分别代表参研单位汇报了所承担专题的工作进展和2015年的工作计划。 2015-04-23人影弹药管理研讨会在京召开
3月19日,人工影响天气弹药管理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法规司、减灾司、局人影中心,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西、河南、贵州、新疆、云南省(区、市)人影办及上海物管处相关人员参与此次会议。 会议基于前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弹药管理情况调研报告”,就人影弹药相关法规条例的不适用性和目前基层人影弹药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建议解决办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商讨。 各省市人影办和基层作业管理人员就其当 2015-04-23气候所举行2015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会商
3月24日,气候系统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在1005会议室对2015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进行了会商,会商特邀翟盘茂研究员参加指导。 武炳义总结分析了北极海冰在2014/15东亚冬季气候变化趋势预测中预测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主持了本次会商。参加会商的科研人员依次发言,祝从文从东亚夏季风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以及APCC多模式集合预测等方面,对2015年东 2015-04-23澳大利亚Tony Worby教授访问我院极地气象研究所
2015年3月30日,应效存德研究员邀请,澳大利亚南极气候和生态系统联合研究中心(CRC)首席执行官Tony Worby教授访问我院极地气象研究所,并与端义宏院长、极地所研究团队进行了座谈。 极地气象研究所是我国南北极气象气候学观测与预测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团队。极地所先后布设了若干自动观测系统,针对南北极边界层、大气成分、海冰变化、极地对中低纬度影响等热点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 2015-04-23人影中心推进西北、中部区域人影能力建设
2015年4月9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组织召开专家会议,对甘肃省气象局报送的《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对河南省气象局报送的《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专家咨询。 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计财司、减灾司、观测司、局人影中心、东北区域人影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对西北区域和中部区域的可研报告 2015-04-23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防御基础研究项目进展报告会和雷电预警系统需求设计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5年3月11日,布达拉宫雷电灾害防御基础研究项目2014年进展报告会和“雷电临近系统需求设计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中国气象局、上海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四川省防雷中心、湖南省防雷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市防雷中心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旦增朗杰副局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边扎巴西 2015-04-23大气探测研究所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交流活动
3月10日大气探测研究所职工和学生一行,受邀与成都电子工程学院相关师生开展了雷电科学与技术交流研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何建新副院长、电子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玲出席了本次交流活动,会议由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尚昌教授主持。 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中,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张义军研究员首先就《广州野外人工引雷综合观测试验》作了深入和系统的报告,大气探测所吕伟涛研究员进一步介绍了《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试验》,两个报 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