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专家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为推动华南强降水试验的实施,促进相应预报关键技术的发展,2016年4月11日,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联合广东省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武汉暴雨所以及香港天文台等单位在广州召开了华南强降水协同观测试验专家研讨会,局科技司王金星副司长应邀到会指导。 广东省气象局、气科院、南京大学和热带所分别介绍了广东省现有综合观测系统情况、世界气象 2016-05-09东北区域人影中心组织辽宁吉林开展增雨作业
2016-05-09极地气象研究所顺利完成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船接船工作
2016年4月12日,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抵达上海专用码头。 我院气候系统(极地气象)研究所接到通知,奔赴上海顺利完成接船工作。接船工作包括对随船航线观测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拆卸、包装和运输以及数据的备份和初步的整理,同时还有第31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获取的实验样品的接收工作。 在此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我院随船的观测仪器沿着“雪龙”号科学考察船的航线, 在158天的时间内,完成了 2016-05-09“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林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验收顺利通过
2016年4月18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农林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验收会。由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赵艳霞研究员、刘建栋研究员和王春乙研究员分别主持的第1课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研究”、第2课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和第4课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2016-05-09“气候诊断和数值模拟集成分析系统”获发明专利证书
日前,由气候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张正秋等研发的“气候诊断和数值模拟集成分析系统”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发明专利证书。 为了提高科研成果向业务应用的转化效率,增强科研部门与气候业务部门的互动沟通,气候系统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发了“气候诊断和数值模拟集成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多个功能:1、电脑终端与远程服务器的实时交互;2、气候异常统计诊断分析;3、远程提交数值模式作业至超级 2016-04-12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专家指导实验室建设发展,强调要有重点、有亮点、有特色地推进
3月25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科学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改方案,听取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进展汇报,审议了研究团队组建工作,并就如何提高实验室科研水平进行探讨。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国雄院士、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周秀骥院士和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科院大气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2016-04-12李国平教授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学术报告
2016年3月23日下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李国平教授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高原涡、西南涡及其暴雨研究新进展与存在的问题”的学术报告。 围绕青藏高原及其天气气候影响这一主题,李国平教授从理论研究、资料分析、天气诊断到数值模拟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内容覆盖了西南涡的“大尺度”到中尺度、单一系统到多系统与多尺度相互作用、常规资料到非常规资料、夏季暴雨到冬季低温 2016-04-12行业专项“人工增雨随机化外场试验和效果检验技术研究”2015年度进展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2016年3月25日,行业专项“人工增雨随机化外场试验和效果检验技术研究”2015年度进展总结会议在海南省文昌市顺利召开。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海南、吉林、山东、福建、安徽省人影办(科研所)等单位的科研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项目负责人局人影中心主任李集明主持会议。海南省气象局辛吉武副局长代表海南省气象局对来自各单位的项目组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希望各省专家对海南省人工影响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