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关键技术”攻关任务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
2016年9月28日,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组织的“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关键技术” 攻关任务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论证专家组由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数值预报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组成,吴国雄院士为专家组组长。 该攻关任务由气科院牵头实施,围绕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研发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聚焦大气模式动力框架、东亚区 2016-10-08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刘成思博士访问灾害实验室并做学术交流
2016年8月30日下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与预报中心(CAPS)刘成思博士到灾害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ARPS-En3DVar与ARPS-EnKF同化系统在雷达资料同化中的比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旭东研究员主持,气科院、国家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科研业务人员及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刘成思博士在雷达资料同化和应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在报告 2016-09-13气科院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立项――将开展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的协同攻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获准立项 近日,收到国家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立项通知。由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张小曳研究员牵头申报的“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项目获准立项。项目研究期限为5年。 本项目由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国家气象中心、中国科学技 2016-09-13俄罗斯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代表团访问气科院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
2016年9月5日下午,由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计算中心主任谢尔盖•鲁波夫率领的俄罗斯气象代表团一行8人在国际司胡晓平副处长陪同下参观气科院实验室。 大气成分研究所王亚强所长向来宾介绍了气科院在大气成分观测、污染物形成机理、模式模拟等方面研究应用现状。代表团随后参观了持久性有机物、气溶胶监测分析实验室,就大气成分观测等方面同科研 2016-09-13CSIRO郑邦友博士访问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
2016年8月19日上午,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郑邦友博士访问了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并应邀作题为“Adaptation Cereals to Future Climate:Exploring Complexity Using Crop Model and Genetic Simula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农气所房世波研究员主持,来自各单位的 2016-08-24来自NCAR和台湾大学专家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学术报告
2016年8月3日上午,来自NCAR的Jothiram Vivekanandan博士、李文兆博士和来自台湾大学的周仲岛教授访问灾害实验室,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Dr. Vivek介绍了多波长雷达设计原理和含水量、降水粒子大小的反演方法,分析了温度、天线不匹配、水汽衰减等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李文兆教授介绍了机载多普勒雷达观测原理,双多普勒雷达反演风场的方法,分析了几个台风的双眼墙、双雨 2016-08-16来自美国NASA和日本JAXA专家访问大气成分研究所并做学术报告
2016年8月3日下午,来自美国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GSFC)的Brent Holben博士和日本地球观测中心(EORC)的Teruyuki Nakajima教授访问了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大气成分所,并应邀分别作了题为“AERONET Version 3 Database AOD Cloud Screening and Quality Controls”和“A new aerosol remot 2016-08-16人影中心召开中部区域人影可研报告技术审查会
8月4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会议,对《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进行技术审查。来自中国气象局、计财司、减灾司、北京市人影办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中部区域人影工程可研项目编写组介绍了项目总体建设方案,并对项目建设背景、主要技术方案、投资估算情况等进行了重点说明,专家组经过质询、讨论,对项目建设必要性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