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力量开展2018年冬季雾-霾期间加强观测研究
在科技部大气污染专项“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总理雾-霾攻关项目和气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共同支持下,气科院大气成分所积极开展雾-霾机理研究,于2018年秋冬季在气科院楼顶开展气溶胶理化特性加强观测实验,为雾-霾机理研究、CUACE/Haze-fog模式精细化模拟提供支撑。 成分所拥有一支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我国雾-霾形 2018-11-20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的“华南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及关键预报技术研究”行业专项重点项目在京顺利通过验收
2018年10月26日,由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点项目“华南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及关键预报技术研究”验收会。经来自于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上海市气象台、江西省气象台、湖南省气象台、广西省气象台以及海口市气象局单位的专家质疑与讨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 2018-11-19生态气象科学论坛在合肥顺利召开
2018年10月25~26日,以监测、评估与预警为主题的生态气象科学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气象专业委员会(筹)主任委员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周广胜研究员、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建国研究员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景元书教授共同主持。本次论坛邀请到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部和教育部等部门专家学者的特邀报告11个,来 2018-10-31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研究生论坛在合肥召开
2018年10月23日,由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研究生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研究生论坛在合肥召开。论坛邀请了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张小曳研究员、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和任雪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兆勇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云飞教授和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为点评和指导专家。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主持论坛特邀报告,王秘书长在开幕式上对参加论坛的老师表示诚挚感谢,并表示中国气象学会 2018-10-31人工引雷结硕果,齐心协力创新高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人工引雷试验顺利结束
8月4日,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人工引雷试验顺利结束,共成功引雷27次,为历年最高。 本年度人工引雷试验从5月14日开始,主要关注雷电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以及雷电放电所引起的电磁效应。引雷试验场及从化气象局观测主要包括低频磁天线、连续干涉仪、快慢天线、大气电场、高速摄像及雷电流的相关测量。根据观测需要,2018年度人工引雷试验场新建近距离光学观测点1个,可有效提升对人工触发闪电通道起始 2018-08-24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Daniel Tong博士访问大气成分所并作学术报告
2018年8月20日上午,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 (NOAA)、马里兰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的资深科学家Daniel Tong博士应邀访问了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大气成分研究所,并作了题为“Advances in Air Quality Forecasting:Protect Human Health in the Satellite Era”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王亚强研究 2018-08-24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漂流自动气象站成功架设
由我院派出的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气象考察队员张东启研究员和张雷博士在其他考察队员的帮助下,成功架设两个漂流自动气象站。主站于2018年8月18日12时在84°9′38.66′′N,167°14′36.89′′W架设;另一个站于2018年8月20日18时在84°47′1.99′ 2018-08-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水资源评估研究与利用示范”项目召开中期总结会
由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项目首席科学家周毓荃牵头承担的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云水资源评估研究与利用示范”项目中期总结会在京召开。 会议邀请项目责任专家王辉研究员,以及翟盘茂、毛节泰、胡志晋、孙照渤、许小峰、蒋云钟、任国玉、李集明等9位专家组成项目中期总结专家组。科技部高技术研发中心专项办主管李霄、姚莉受邀参会。来自球信网体育官方安全、南京信息 2018-08-17